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服务 > 历年真题

2019年4月四川自考00001《马克思哲学原理》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04    发布人:Admin

2019年4月四川自考00001《马克思哲学原理》真题及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一元论与二元论
       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
       A.社会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
       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                                  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1.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
       A.掌握火候,适可而止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
       D.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C.可知论的认识路线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D.能动革命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活动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自实践活动
       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5.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正确的说法是(   )
       A.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统治者的意志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以往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关系                                                   D.科学技术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来实现
       C.对人的生存条件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是(   )
       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
       B.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
       C.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20.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保卫社会秩序安定的机关
       C.保卫领土主权完整的机关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21.按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22.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辩证决定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   )
       A.具有社会性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现实性                                                D.具有历史性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6.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B.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
       C.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D.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属于(   )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社会经济体制的状况                                  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社会道德的水平
       29.“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A.违背人性善的观点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违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D.违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
       30.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E.现代西方哲学
       32.下列各项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的有(     )
       A.物质生产是社会产生的前提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物质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物质关系
       E.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3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     )
       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                                                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原始森林的破坏与生物物种的减少
       B.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水质严重污染
       C.彗星的出现与海啸的发生
       D.过度放牧与草原荒漠化
       E.毁林开荒与严重水土流失
       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6.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E.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             D.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E.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国体和政体关系的有(     )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B.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
       D.政体对国体有影响作用
       E.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也必定相同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表现有(     )
       A.人民群众的任何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创造者
       40.下列各项中体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E.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7分)
       42.简述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决定性因素。(7分)
       43.简述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6分)
       44.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2分)
       46.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47.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12分)

更多四川自考资讯关注四川自考网www.sichuanzikao.cn

上一篇:2019年10月四川自考003708《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9年4月四川自考00688《设计概论》真题及答案